2007年6月6日 星期三

思沙龍/張忠謀/台灣可以不「邊緣化」嗎?







6月2日星期六下午,在台大集思會議中心有一場龍應台文化基金會所主辦的思沙龍系列演講。講者請到台積電董事長

張忠謀先生,講題是『 台灣可以不「邊緣化」嗎?---- 企業發展躍上國際舞台的思辯 』,由基金會董事龍應台女士與

天下雜誌發行人殷允芃女士陪同題問。





演講之前是一段長約40分鐘的影片介紹,主題是台灣的品牌經營之路。介紹的代表企業是捷安特趨勢科技。影片由

劉金標董事長親自講述捷安特發跡崛起過程。內容自然是了胼手胝足,有血有淚的創業艱辛。這部分主要在介紹捷安

如何在危機中抓住轉機,將原本的OEM角色轉型成國際品牌,以及一些營運最佳化的流程及品質管理的重要性等。

但比較讓我感興趣的部分還是在經營品牌的過程中,企業如何利用Experiential Marketing和運動員推廣等行銷方式方

式打入市場和企業形象塑造等技巧。





趨勢科技則由企業文化長同時也是創辦人之一的陳怡蓁女士發言,簡述趨勢科技如何由台灣品牌逐漸站上國際舞台。

當中包括如何佈局全球,因區域人才的特色不同而適材適用,如何透過網路結合異地工程師協同作業以及解釋公司建

構在infinite loop上的企業核心價值觀等。另外,在影片中關於產品服務著墨也不少。例如:「找出客戶最關切的議題

是什麼?」,這不但是以客戶為導向的研發模式,也可以當作個人行銷議題中相當重要的題問。





恩~其實會把前面的影片介紹這麼多,就是因為老實說張董事長的演講其實沒有想像中的精彩。與我同行的兩位學長

大概也都有差不多的感受。不知是否主辦單位事前沒有溝通好,整場看起來張董似乎對講題中的「邊緣話」很有意見

。儘管兩位女主持人不斷企圖將話題拉回,張董的心思卻似乎不斷飄忽出去,而談的內容也常常離題。晚間看到一篇

中時社論評:這是一場入定老僧與焦慮知識分子的對談。相當讓人會心一笑~





不過對於投資開放這敏感的議題,張董似乎也特別謹慎,盡量不去觸碰到政治層面。儘管這是大家都很清楚也預設講

者一定會不小心採到的地雷,但他卻回過頭來大談社會環境氣氛和企業內部經營理念的根本問題。反求諸己!借力化

力得相當漂亮。





整體而言,我對張董所持的論點並沒有完全認同。也許是論述有點模糊,也許是我還真的沒能體會到那一層去。所以

除了對一開始所提到的「企業品牌的定義與經營」有一些新的理解,還有哈佛求學風雲際會那段比較有共鳴之外,其

他論調都感覺有點希鬆平常,未見新穎特出之處。相較於龍女士與殷女士的精準題問,張董的回答似乎稍嫌無力。





我想台下來了許多年輕學子求教,不外是想從大師身上看到一些新的看法,或是對講題有深切關懷而渴求一個指引。

但這一個下午過去,我不得不說張董這場演講似乎有欠說服力與震撼力。





4 則留言:

  1. 當學生真好~

    三不五時就有演講可以聽!

    開始工作之後就只能看文茜小妹大解渴了

    回覆刪除


  2. 呵~ 不過我也是工作過才明白當學生的好~

    很多事情就是要繞一圈以後才知道~



    況且如果一切順利

    期望你明年也可以當個快樂的西班牙留學生~

    回覆刪除
  3. hey所以張董的意見跟論述是啥??

    說來給我這個不能去參加演講但卻對台灣企業期待甚高的人

    聽聽吧.....

    台積電這幾年還是只以代工為中心嗎?他有提到他也要將台

    灣半導體弄成品牌嗎?社會文化又跟品牌有啥關聯??

    oh i am really interested and concerned...

    回覆刪除




  4. 我整理一下,再來篇新文章好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