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23日 星期六

問題出在哪?





有人說人生就是在一個又一個階段中尋找問題,不斷的發現再不斷的尋求解決!所以,我現在的問題是?

------------------------------------------------------------------------------------------------------------------------------------------------------------------------------------





最近在瀏覽iReading的時候,在網友書櫃那邊發現自己也有的一本書:賴聲川的創意學。這本書被我閒置已久,一直還沒看完。發現它被讀者評為至今影響最深遠的一本書,忽然想起當初購入的時候信誓旦旦要做個有創意的人,沒想到卻…再次把它拿來出來重新品嚐,希望將激起的一些心得與反思記錄下來。



由於這些心得和反思的發想常源自於書中的某一小段,或是一則作者引言。所以為了有個依據,請允許我節錄一部份作為段落的開端。然而,延伸的想法和跳躍性的思考或許讓人看的有些亂,但我盡量但不刻意的整理,目的是為了保持思路上原有的軌跡。





『發揮創意的重要條件是,需要強烈的個人主義獨立思考及行動能力』

---我應該更主動的發表自己的意見,更積極而有魄力的實現定下的目標!



坦白說吧!我一直不認為自己是個有足夠創意的個體。從小到大,發揮的印象深刻又足以驕傲的創意案例寥寥可數。因此選擇投身行銷這一「似乎」將創意列為重要要素的行業就始終遭到老媽的質疑和攻擊。



就拿今晚看的電影來說吧,朋友對這部片大多不是很欣賞。但對我來說,「整體而言」感覺卻還不錯!好,問題來了!我到底哪裡覺得不錯?說實在我人還在電影院裡就在想,待會出去要怎麼跟分享大家都覺得不怎樣而我卻看得津津有味的電影。後來在邊吃冰邊聊天的時候,我勉強講出來的幾點辯護很模糊也很通俗。我突然間陷入一種「對於某些評論。如果不說,還可以顯的睿智。」的尷尬。



沒有明確而肯定的看法,或缺少強烈發表自我意見的慾望。虎頭蛇尾是自己很大的毛病。



深夜有時環顧立在桌案的一本本書,例如:消費者行為、現代廣告學、部落格行銷、非品牌、NIKON D50 D70工具書、新金融工具、PhotoShop CS2……哪一本不是一開始都興致勃勃,而那一本在最近兩個禮拜之內有被我翻過?



我缺少堅強的意志力和貫徹該貫徹任務的決心。





『創意就是出一個題目,然後解這個題目』

『簡單的題目創造簡單的挑戰,複雜而具深度的題目促使創作者尋找複雜而具深度的解答。』

-----我發現自己給的題目空間不是太簡單狹隘就是太飄忽難捉!簡單到沒有分享的意義、飄忽到不知道該怎麼收斂。



其實常會想來討論一些有營養的大題目,或是某種深刻的自省。但常常不是下筆之後就發覺書到用時方恨少,不然就是又流於思想上的跳躍發散。怠惰於鑽研深入的題目、思考邏輯易跑題,都是導致文章難以收斂的原因。



覺得什麼事都想沾手,什麼書都想碰的發散式生活形態,其實是沒有一個確切的「題目」的原因!如果一路上都依循著自己給定的「題目」,作為時間運用的方向,效果的呈現應該會快速許多!



試著寫一些深入的題目吧!並在下筆之前想好架構與方向。如此所鋪陳的出來的內容應該比較不會長得太畸形。





『在你的工作中是否曾經因為想不出一個創意題目的答案而痛苦?答案的不清楚是否可能與題目的不清楚有關?』

-----在尋找解決問題的過程上,有時候連問題在哪裡都不清楚了,談再多解決之道又有何用?




好了,每天汲汲營營的忙著蒐集資料跑東跑西,看似很豐富充實學了很多東西知道了很多消息…   但心裡其實明白這些分散的力量是沒辦法迅速累積一些成果的。雖然之前常拿李安(註一)的例子來說服自己也還在沉潛階段,告訴自己一切的累積都有意義。但說時在的這些零零碎碎的片段能量,能夠催發出的東西實在不是很多。沒有集中火力的後過就是樣樣通、樣樣鬆。







註一:李安在成名前曾閒賦在家長達五年的時間,這段時間他不斷多方向地嘗試摸索新題材和新事物。後來在好萊塢一鳴驚人之後回想起這些過去,被認為是相當重要的沉潛時期。







才看完前兩章,已有觸動了許多反思。我將隨的閱讀的進度一路消化取捨過去,一路重整思考的方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