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30日 星期二

上海行(企業參訪篇)



▲英華達離開前留影(上海,浦東)



總的來說,有機會到大陸參訪這些企業是難得,也是收穫豐富的。短短八天,一共跑了三個點(上海、蘇州、西塘),

六家企業(英華達、台灣視訊、正崴、震旦行、百腦匯、上海HP)



企業參訪會因為各家企業大小或風格不同,而看到或聽到不同層面的東西。比如說英華達接待層級較高,訪談也就稍微

制式一些。內容較偏策略面,對於未來方向的方針也交代的比較清楚。後來跟裡頭一位孫經理混熟了以後,才發現他以

前在台大當教官,一下親近很多,看人家這樣跨行又那麼有成真的不簡單。反之,在台灣視迅(在大陸叫台科視迅)的

訪談就輕鬆一點。接待的協理人很隨和,因為之前老師的關係,感覺比較像自家人。他也很大方的允許我們參觀產線而

且拍照。詳細的解說之下,算是對流程有了大概的瞭解。



▼台灣視迅(蘇州科學園區)





位在蘇州的正威集團是鴻海旗下的子公司。生產各種電子零件,有能力一手包辦整隻手機的設計、研發到製造。這邊我

們找的是大我們六屆的學長。學長經驗豐富,實習跑英國,畢業後在香港外商工作,後來從台灣調蘇州支援,一待就是

兩年。跟學長聊就更親切了,很多問題狂問,啥鬼問題都出籠了。學長也坦白!給了我們很多中肯的建議。



震旦行和百腦匯是排在同一天的;一家做辦公室家具,一家做類似新光華的電子商場。震旦行是唯一一家在上海外灘蓋

有建築的台灣企業。從黃浦江遠望,他和東方明珠、NOKIA等大樓並列,金黃色的招牌非常搶眼。總經理也說那是台灣

的榮耀,是台灣企業的指標。本來有機會去參觀的,但很可惜的時間卡到下午另一場而作罷。震旦行在大陸發展的不錯

,一片景氣低迷之下,他們依舊大量招募員工,進行版圖擴張。



▼震旦行,正在為我們導覽的黃經理(上海,嘉定區)





百腦匯的總經理也對自己的事業相當有自信,十年前開始擘劃,讓垂垂老矣的藍天電腦得以起死回生。看準時間,選對

地點是成功的最大因素。店經理也帶我們參觀了他們在上海的旗艦:美羅店。裡面的布置跟新光華也很像,但由於位置

就在地鐵出口,建築和百貨公司相連,所以租金昂貴,可以說是天價!聽完簡報又繞了一圈,我自己覺得這算是一種風

險相對較低,獲利卻很高的營運模式。



▼百腦匯店總介紹,美羅店(上海,美羅城)





最後一天的惠普是我喬的,周總是麻煩老師幫忙牽線才接觸到的。參訪地點在外灘中心,顧名思義就曉得是一棟大有來

頭的建築。外觀長的有點像鳳梨,內部則是和一家五星飯店 (Winston)連在一起。十五樓視野不錯,外灘黃浦江盡收

眼底普。周先生是上海人,也是我們全程唯一見面的陸幹。Q&A時間,他也幾乎什麼都給問,也指出了一些國際企業運

作可能面臨的困境。人非常Open-minded,跟我想像中的陸幹有點不一樣。



▼中國惠普周總經理(上海,外灘中心)





簡單來說,大公司之所以會大的確是有自己的一套,不論管理制度還是運籌方式。小公司比較欠缺的則是紀律和一些長

遠的規劃,但相對來說也有彈性佳,應變快的優點。我們其實不難從參觀過程中,接待人員的應對方式或者是產線員工

的作業態度看出一些端倪。「魔鬼就在細節裡」,是有道理的。大企業有時候因為身材大,禁不起劇變。小公司遊走邊

緣的利基市場,人家不做的,撿起來好好鑽研也能開出相當不錯的成果。





在台灣也參加過不少企業參訪,要說和去大陸不一樣的地方,那就是那邊的台幹好像都蠻想念台灣的。看到從台灣去的

拜訪團,有點他相遇故知的親切。氣氛輕鬆自然聊的多,也聊的廣。不敢說互相交流,但此行求教學習、認識朋友的主

要目的算是成功達成了。











4 則留言:

  1. 第二張有男的摸你的腰ㄟ!!!

    (害我不得不出聲一下XD)

    回覆刪除
  2. 我都不知道我被吃豆腐了.... XD

    回覆刪除
  3. 哈,真的耶,又被摟腰又被摸肩

    回覆刪除
  4. 其實大鵰到了大陸還是很吃得開的 ;)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