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6日 星期五

與Remy聊社團經營有感





Remy兄很久以前是台大有氧的創設社長,之後歷經了大約六個年頭,而社長也一代換一代。社團最近

發生的一些大小事卻讓身為創設元老其中一的他頗為煩心。原因是當初一起打拼的元老經營概念和繼起

的新血有共識上的問題。自己在國術社也混了好些年,於是和他交換了一些想法和經驗,卻意外發現了

一些共同的現象。



在談話中,我看見了兩個社團都曾經歷過的弊病。其一:學長姐空降領導幹部群,對社務產生了優缺兩

面的影響。其二:社團運作規則傳承確實與否造成的後續問題。雖然有氧社和國術社在性質上以及經營

模式和氣氛上都不太一樣,但這兩個都出現過的問題都很值得深思,值得團體中的每一個份子參考。



社團草創時期,如果領導人物夠優秀夠全方位,那創造出來的歷史一定是非常光輝。而且草創時期小而

精簡的組織運作相對靈活,決策中心彈性也很大,因此比較不會注重一些繁文縟節,一來大家有深厚的

革命情感,遇事馬上分配就馬上解決乾淨,指揮者公信力強,也比較不會有內部的雜音。這時候社團的

一切運作方式都深印草創元老的心裡。



但是社團經年累月地持續成長下去,幹部相繼離開社團之後,社團運作的方法是不還能像以往一樣順利

協調就是很大的一個問題了。後繼幹部群勢必會有自己的中心理念與行事風格,後續發展的社務用新方

法推動起來,看在部分耆宿元老的眼裡,有時候就會產生一些矛盾一些不適應。



比如說拿我自己的國術社來講好了,一代又一代社團幹部輪替,就經常出現這種現象。社團學長功夫可

能好一些,說話比較有份量一點。如果他對推展的活動或是教學架構有一些意見,通常基於好意都會跑

去找學弟妹討論溝通一下。依據學長當年的經驗,你應該最好這般這般……



其實這已經造成幹部群的壓力,在我認為也應該是要盡量避免的作法。



以國術社的慣例來說,社長通常由三年級擔任。短短一年的任期其實都還在學習磨練。剛開始推行社務

遇到的阻力會很多,要建立領導的威信也不一天兩天就成的事。如果在已經忙得焦頭爛額的時候,上面

的學長姐再熱心的「指點」一下……就有可能造成一些壓力…



雖然以前自己做的是副社,但一方面當時的社長能力很強,而且自己也還不懂積極參與決策,所以基本

上一直沒有真正幫上什麼大忙。但這麼多年看下來,歸納一些的心得想法,我覺得最好的方法還是放手

。讓社團中心幹部自由地決策,放膽地去執行自己規劃的任務。做為學長姐的老人們,充其量只要釋出

願意幫忙支援和諮詢的善意,這樣就夠了!太多的意見只會造成綁手綁腳,妨礙獨立運作。



社團不像企業一樣,有比較大的彈性和運轉週期。國術社幹部群每一年就輪替一次的週期很短,本意是

讓每一屆同學都有參與社務機會,也讓每一屆的風格並非一成不變。而且社團在一個學年內會遇到的大

小任務或表演活動都是比較確定的,所以在大二學弟妹考慮接下社長的時候,這些任務都在預想範圍之

內。現任社長也都會仔細傳承這些事務,以確保新血幹部工作順遂。



帶出的另一個重點就是:社團應該要重視傳承。如果沒有好的傳承,社務交接就會混亂,新幹部容易遇

事容易慌了手腳,除了造成社團運作空轉甚至內耗,最遭的就是造成下面的學弟妹怯於接下未來幹部的

重責大任甚至接任之後又馬上草率的交接下去,造成越來越混亂的局面…



整理一下我的想法就是:社團是一個舞台,一個容許大家伸展發表的舞台。每一屆站上舞台的幹部都有

資格差兵遣將,行領導執行之權。當然也必須負責完成每一項任期內的任務,不應該卸責。社團學長站

在關心的角度無可厚非,但是要很謹慎的拿捏,觀察是不是已經越權造成負面的影響。



上面一些想法其實沒有考慮到的東西還很多。比如說社團老人給建議的技巧也有很多空間可以施展。傳

承的方式也不是非得規定寫好好就成。但總之,我仍然比較贊成「兒孫自有而孫福」的想法。太熱心付

出,人家有時卻覺得太好事;過度保護其實就是一種破壞。若是依照某些路線走下去,其實分崩離析幾

乎是可以預見的未來呀…



一點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