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0日 星期三
豆芽現象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心有所感,轉過來分享,另一方面也用來警惕自己。
-----------------------------------------------------------------------------------------------------------------------------------
【聯強EMBA】豆芽現象
作者:杜書伍 (聯強國際集團總裁兼執行長)
大家都吃過豆芽菜吧!豆芽生長的速度之快,令人嘆為觀止,短短一夜之間,竟能抽長六、七公分,且外表看起來既
壯碩又飽滿。然而,豆芽的質地卻異常脆弱,稍遇外力便應聲斷裂。邁入資訊科技時代,事物的變化極為快速,個人
與組織為因應外界環境,追求短期績效而忽略實質內涵的「豆芽現象」,也俯拾可見,值得警愓。
第一種豆芽現象,出現在個人能力的培養上。職場新人初學一項專業,由不會到熟的階段,大致能掌握專業的「形」
,學得快的話,很快就會覺得「學會了」,隨後,即急於轉進其他領域,卻同樣只學到「形」就急於轉換。表面上看
來學了很多,其實都只學到該行業的「常識」,真正要用時便不堪一擊。(請參考「知識與常識」一文)
第二種豆芽現象,出現在主管的部門管理上。有些人自基層擢升後,忽略了身為主管,一方面要精通部屬所負責事物
,以輔導、協助部屬,一方面則要學習了解人的行為,以及組織人才團隊作戰的技巧,才能展現出部門績效。還不夠
融會貫通,就急著想再往上提升,不再過問基層業務,以分層負責的名義,將大部分的工作交由部屬完成,久而久之
卻對基礎運作愈形生疏,也無法輔導員工,同樣是犯了「豆芽現象」的毛病。
在業績的拓展上,豆芽現象也十分普遍。比方說,為求短期內提出漂亮的業績表現,在未建立產品或客戶基礎前,即
以導入少數幾樣明星產品、服務少數幾家重量級客戶的方式,很快建立起亮麗的業績。然而,倘使未能及時建立有系
統的經營方法,一旦明星產品需求驟減,或者是客戶轉移採購時,業績即會大起又大落,豈不也是一種豆芽現象?
觀察大多數發展快速的事物,或多或少存在著「豆芽現象」,原因何在?豆芽的質地脆弱,內裡纖維含量不高,之所
以能夠在短期內抽高,並非內裡堅實,實為充斥大量水份,一彈即破。相對而言,一年才成長一、兩公分的植物---檜
木,質地十分堅韌,內裡的纖維既粗壯又密實,長得雖慢,卻以深耕密植之勢,依序逐步成長。因此,即便是狂風大
雨,也不易折損其枝幹,且愈長根基愈顯穩固,與豆芽的脆弱,恰成鮮明對比。
但是,檜木長的雖慢,並不代表可以放緩腳步、虛度光陰。檜木的「慢」是不躁進,針對事物的細節仔細琢磨,隨著
經驗的累積淬煉火候,且學習到新領域時,仍同步在思索如何以新的、更高的角度改進舊領域。如此一來,向上成長
時,才能同步增加下層的扎實度。
社會經濟情況會起起伏伏,產業變化、科技進展極速,新的經營模式不斷在挑戰既有的經營方法,因而,不論是組織
或個人,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都會不斷面臨挑戰。如果實力不夠堅實,遇到環境遽變時,就可能慘遭滅頂,所以扎
實的實力是永續發展的不二法門。
但是,在講求扎實、漸進的原則下,並不是要?煞速度,而是兩者要能拿捏得宜。因此,一旦感覺事物的發展出現「
豆芽現象」時,可將之視為一個警訊,提醒自己要詳加檢視成長背後的內涵、穩健程度,並設法在速度之外,力求其
穩健度與扎實度,維持一個「成長而不紊亂」的成長步調,將能在高度競爭下兼顧成長與內涵。(Y50523)
(本文取材自「聯強EMBA」,為聯強國際集團內部管理課程主題)
-----------------------------------------------------------------------------------------------------------------------------------
心得:簡單來講一句話,就是華而不實,廣而不深。我相信這也是很多ITIer的情況,包括我自己在內。
伴隨著學期接近尾聲,「找工作」這一科也開始期末測驗。下午考完以後,聽說評價還可以,算是通過
了 「Nancy Co.」的面試了。
其間,我針對目標公司的產品和服務各做了一點簡單的分析和建議。老師說分析得不錯,而我暗爽在心
內之餘,其實也知道自己的料有多少。這不過是一個簡單又初階的分析,老實說真的要面試我還不太敢
拿上台面...
模擬面試的過程中,最常被挑戰的問題不外乎是:請問你在ITI學到什麼技能?憑什麼本公司要錄取你?
其實大家這時候都很會吹拉~組織管理、市場滲透、行銷調查等等等,什麼都可以派上用場。進一步被
挑戰沒有實戰經驗怎麼辦?除了用用婉轉的方式「轉」過去以外,不然怎麼辦?
這種方法我也用過,但我用得很心虛。雖然當然要表現的很有自信。(美式報告風格麻,要裝誰不會)
我隱隱擔心的,就是自己的經驗和實做時需要的相差太遠!而今天看到的這篇「豆芽現象 」正中這個弱
點!
有沒有解決方案,當然有!要放慢腳步,要選擇專精,要懂得放棄。
ITI進入第六學期,也該開始做些收斂的功夫,把值得在唸的資料再複習一遍了。目前看來新年的學期假
正是塊肥肉!雖然這也表示大概出去玩玩的機會越來越渺茫了.........(淚)
2008年12月4日 星期四
諜對諜 Syriana
一部最近看了還覺得不錯又有營養的電影。
故事內容有點複雜,奇摩電影劇情簡介講的很多了(很多但似乎還是看得有點模糊),這裡不 再贅述。
一般來講,這種充滿恐怖份子的片應該會滿場炸彈飛,而且還要有個不死的超人英雄才合乎期待。然而
,這裡的恐怖份子卻不只會用炸彈還會唇槍舌劍,有時候用炸彈的又不是真的首腦。更諷刺的是,忠誠
有抱負的人才會死,向勢力低頭魁儡可以生存...
這就是國際政治。電影把多國間的利害關係描寫得很真實也很弔詭,一開始不是很好懂,所以為了看懂
常暫停查資料。所幸最近才翻完一本有關國際政治的好物,整部片是越看越有趣。加上可能BBC的新聞
聽夠多了,所以知道中東情勢只要把石油、種族和利益國的介入一抓,大概就可以瞭解一半。
雖然整部電影的英文對我來說還是有點硬,有些字不看字幕還是聽不太出來。不過就當複習一樣,一邊
驗證,一邊玩味複雜且殘酷的權力遊戲,整部片「閱讀」起來就會很有收穫!
萊恩強力建議對國際時勢有興趣的同學,將本片配合劉必榮老師的「國際觀的第一本書」,一起服用。
訂閱:
意見 (Atom)